截至2023年末,长春新区经营主体达到11.47万户,其中企业总量达3.44万户。让每一户经营主体的获得感、满意率持续提升,是对长春新区如何打造营商环境的一大考验。
全省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拥有96家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新推进“知识产权生态小镇”建设,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三年梯度培育计划,在全省首推“创新积分制”,成立商贸行业商会,获批国家文旅部旅游市场信用经济试点……一个个深化服务企业载体的优势,正是长春新区“引凤”来、激发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
加强公平竞争监管,打造公正有序“市场秩序”。长春新区在全省率先全面推开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成为全省唯一拥有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场地的区级单位,2022年顺利实施全省首例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在严守法律、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出台“首违不罚”规定,针对招商项目和企业在建设或经营中发生的初次且轻微违法行为,采取行政指导和行政告诫等执法方式进行纠正,对行政相对人不是主观故意且初次、情节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经教育规范能及时纠正的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长春新区市场监管分局曾在检查中发现52家企业食堂存在各类不规范问题,依据《食品安全法》,应给予5000元至10万元的行政处罚。考虑到企业面临经济压力较大,且违法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按照新区“首违不罚”规定,对违法企业先不予行政处罚,采用集中约谈、指导帮扶培训、后续回访等形式限期整改,有效的规范指导了企业食堂的生产运营。截至目前,长春新区共受理首违不罚案件832件,得到了广大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为经营主体释放“发展活力”。长春新区在长春北湖科技园、益田硅谷新城创业孵化基地、摆渡创新工场等3个政务服务驿站基础上,精心打造3个信用服务驿站,让企业不出园区即可享受优质信用服务。创新推出信用修复告知前置机制,在行政执法部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将信用修复前置,向被处罚对象直接推送《信用修复提醒告知书》。
长春新区对经营主体高标准管理、优化市场环境的同时,深度聚焦企业发展的切实需求,支持企业共性和个性需求,主动作为把精准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在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尽享“阳光雨露”。
“同世界·共北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
意向区域: 长三角 上海 江苏-南京市 江苏-无锡市 江苏-徐州市 江苏-常州市 江苏-苏州市 江苏-南通市 江苏-连云港市 江苏-淮安市 江苏-盐城市 江苏-扬州市 江苏-镇江市 江苏-泰州市 江苏-宿迁 浙江-杭州市 浙江-宁波市 浙江-温州市 浙江-绍兴市 浙江-湖州市 浙江-嘉兴市 浙江-金华市 浙江-衢州市 浙江-舟山市 浙江-台州市 浙江-丽水市 安徽-合肥市 安徽-芜湖市 安徽-马鞍山市 安徽-铜陵市 安徽-池州市 安徽-安庆市 安徽-宣城市 安徽-滁州市 安徽-蚌埠市 安徽-淮北市 安徽-淮南市 安徽-宿州市 安徽-阜阳市 安徽-亳州市 安徽-六安市 安徽-黄山市